《环境生态学》杂志社官网
  首页 > 城市 > 各地新闻

南阳河成为精致精美的青州“城市客厅”

发布时间:2023-02-07 14:23:56   来源:环境经济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深秋的早晨,踏过稍高于水面的漫水桥,或行走在造型别致的木制桥、石板桥、石拱桥上,或悠闲奔跑在南阳河步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是市民刘先生一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

南阳河成为精致精美的青州“城市客厅”

这里是山东省青州市南阳河,小桥流水、路路通幽,河水清澈、鸟雀嬉戏,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南阳河宛若一条玉带穿过青州城区,近来成为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更是当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

内河整治刻不容缓

曾几何时,城市的快速发展让南阳河很“受伤”。彼时南阳河黑水横流、臭气熏天,“城市飘带”变成“城市之殇”,老百姓苦不堪言。

南阳河整治刻不容缓。2011年10月,青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决策,成立专门机构,逐段逐条综合治理南阳河。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要求,以“城水共生、人水相谐、水清岸绿”为景观设计理念,串珠成线建设沿河12个重要文化景点,在全长15.2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千米的南阳河,打造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集市民休闲、旅游观光、商业游娱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景观。

十年来,南阳河彻底拥有了“喘息的时间”,实现了从破坏到治理、从退化到恢复的蝶变。


打造千年古城“城市客厅”


三分建,七分管。为管护好青州人民的“母亲河”,青州市委、市政府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青州市阳河管护中心,对南阳河进行精细化管理。

中心近年来接续组织开展了“物业合同落实年”“品质提升年”“考核增效年”等活动,建立了严格规范的考核督促评价机制,提升相关管理公司依规履职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中心推行“一线工作法”,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到河段巡查,建立奖惩追责制度。此外,设立12处意见箱,先后聘请30多名常在河边散步的老年人作为景区监督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中心持续组织开展“深度保洁”“增绿添彩”“平安阳河”“河清水畅”“家具精装”“服务升级”六大专项行动,旨在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景区园林绿化景观打造,为群众创造一个水清岸绿、宜居宜游的绿色家园。

南阳河成为精致精美的青州“城市客厅”

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公厕革命”,新建、改建多处公厕;安装道路照明路灯3处,照亮景区路、温暖群众心;安装休闲座椅、棋牌桌等便民娱乐设施30余处;修复景区入口道路,让“小区”直通“景区”,景区设施更加便利舒适,全方位体现“城市客厅”的服务品质。

孵化全域旅游,打卡“新地标”

让游客满意是青州市最大的心愿。青州市划定科普教育基地、最美绿道、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等多功能阵地,建立户外劳动者驿站,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母婴站,沿河岸培育商业业态,打造康体研学娱乐平台。

为提升城市夜晚景色,青州市还在南阳河周边的草丛、树下、河岸、水中等设置各式景观灯,增设多处夜间灯展设施,借助河岸景观点打造不同的景致。在南阳河景区、范公亭公园全域全面培育“‘荷’美阳河‘和’润青州”生态景观,种植荷花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约两万株;同时将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荷”元素有机融合,盘活现有文旅资源,灵活运用表现形式,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进行灯展布展,营造灯光璀璨的夜间亮化效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南阳河的生态环境改善不仅产生诸多生态效益,还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和提升,夜间经济的发展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州市阳河管护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曾磊介绍。

南阳河成为精致精美的青州“城市客厅”

南阳河两岸花木成荫,河水碧波荡漾,建筑古朴典雅,鱼禽嬉戏,妙趣横生。如今,南阳河生态环境改善正逐步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南阳河景区正以其旖旎秀丽的生态风光、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精致精美、颜值气质兼具的青州“城市客厅”,先后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和环境双金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人居环境范例项目、省级湿地公园、省首批美丽示范河湖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工作并不会就此止步。”曾磊说,对南阳河巡查巡护的力度依旧在加大,品质提升还在强化,南阳河将叫响“‘荷’美阳河‘和’润青州”主题游品牌,推动“城市客厅”再上“新台阶”,趟出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景区管护、文旅发展相统一,打造特色文旅项目,为景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热门排行

最新发布

阅读推荐

精彩图片

  • 江西加速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全国各地通往我国最北省份旅游专列超百列
  • 北京出台水生态区域补偿政策!有水河长度、流动性等纳入考核指标
  • 辽宁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分类施策 确保覆盖全面精准有效
  • 陕西省“云上水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圆满收官
  • 吉林奋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精彩专题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 010-63367060 邮箱:hjstxzzs@yeah.net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中阳大厦8层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