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叶片对大气微塑料的吸收与积累现象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叶片吸收大气微塑料是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重要途径,全面认识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对于此类新污染物的管控非常重要。 ...
记者近日从黄河口朱鹮野化研究基地了解到,“鹮归齐鲁”朱鹮野化放飞项目中一只编号162的朱鹮于3月19日进行了长时间、长距离迁徙,共飞行11小时、跨越260公里,创造中国朱鹮野化种群迁徙观测史上全天飞行、连续飞行距离的两项纪录。 ...
可可西里,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极寒、缺氧、广袤的无人区孕育着独特的生命奇迹。近些年,可可西里管护基础设施、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巡山队员的足迹与数字“天眼”交织,守护着这片高原净土。 ...
2月2日,“世界湿地日”,在湿地权威专家带队指导下,拾光计划Vol.9带领8位怀揣热爱的小小探险家深入“条子泥”湿地(黄渤海湿地)科考。 ...
2017年,陈默开始牵头“布氏鲸基线调查行动”,此后陈默及其科研团队便开始了对于布氏鲸长达数年的海上观测与研究。记录,是这项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华为云空间,让陈默得以在云端给布氏鲸安一个“家”。 ...
近日,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联合河北大学鸟类多样性调查队,在秋冬季鸟类迁徙季专项监测巡查工作中新观测到5种野生鸟类,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92种。 ...
11月14日,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主办的第三届石油石化采购与供应链技术创新交流大会在京举行。来自石油石化企业、高等院校及行业优秀企业、采购与供应链领域优 ...
新华社巴库11月14日电(记者黄河 孟菁)当地时间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以下称《执行摘要》)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 ...
当冬日的第一场雪静静落下,岗什卡雪峰换上银装,七彩冰瀑在阳光下绽放出梦幻的光芒,青海的冬天便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作为青海冬春文旅的开篇之作,2024年11月22日,“山宗水源 大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天空地植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慧眼”19日正式发布。 ...
10月10日下午,以“污水治理与生态修复”为主题的青年人才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圆满举办。 ...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