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杂志社官网
  首页 > 产业 > 观察

乐清市打造“低碳农业”,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2 10:25:51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化学肥料,导致耕地土壤和农作物品质出现不良后果,而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需求日益增加。施用有机肥料是生产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重要基础,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肥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浙江省乐清市在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特色种植过程中,产生大量农业废弃物,包括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杆、铁皮石斛栽培废弃料、林木废枝等可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未及时处理,随处乱堆乱放,既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又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实施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推广应用生物科技实行有机肥料生产,可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以此,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后调研指导清江镇北塘果蔬基地、南岳后塘农场等基地实施小循环生态模式,指导创建淡溪镇创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塘欣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石帆街道秸秆机械收集洁野振禾农业综合服务公司,推进全市域实施农业废弃物有机肥料化利用,打造乐清生态大循环模式。

一、乐清市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乐清市农业产业以生态理念为指引,以生态循环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作物秸杆和畜禽排泄物等资源化利用,真正做到点“草”成金,变废为宝,乐清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明显提高,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有机肥资源肥利用的农业废弃物主要有:一是农作物秸秆:据调查乐清市农作物秸秆主要以水稻、番薯、油菜、蚕豌豆、玉米秸秆等13大类为主,2021年全市农作物的秸秆产生总量7.33万吨,实际秸秆利用量7.07万吨,利用率达96.5%。比上级下达的任务提高4.5%,而直接还田利用达67.75%,直接还田存在病虫害和温室气体排放污染风险;二是畜禽排泄物:目前乐清全市畜禽养殖排泄物约为15万吨,除沼气生态模式处理外,随着生产投入和产业提升,必须实施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科学消纳利用畜禽排泄物;三是经济作物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修剪枝、林业废弃树枝及园林修剪枝;四是特色农业经济产业铁皮石斛生产中产生的种植基质废弃物;五是谷壳、牡蛎壳、腐烂废弃果蔬、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等。

乐清市打造“低碳农业”,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多措并举,高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创建,自2018年10月成功申报创建全省第一农业绿色先行县(市),乐清市成立了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由乐清市农业农村生态与能源办公室专项负责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县(市)创建工作。根据农业绿色发展创建工作方案,2020年、2021年按照资源使用节约化、生产全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农产品优质化、农业生态环境优化的“五大生态工程”标准,以绿色生态循环模式指导开展先行区和先行示范主体创建工作,围绕农作物秸机械收集打捆、实施畜禽排物运输配送服务、农膜回收、农药废弃包装回收等低碳减排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以农业有机废弃物实施有机肥料肥利用,共推进20多个绿色发展中心项目建设,总投资额为1820多万元,初步构筑全市域生态大循环模式。

(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加大农作物秸秆和畜禽排物等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工作力度,以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为宗旨,以秸杆肥料化利用作为新突破口,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将养殖业排泄物和农作物秸杆结合进行肥料化利用,既促进养殖业发展,又可节约种植业生产投入,且保护生态环境。一是以农业种植基地为单位指导进行肥料化利用,在清江镇北塘果蔬基地引进建设日处理5吨秸杆的设备,通过粉碎、生物发酵等方式将秸杆肥料化利用;二是指导组建畜禽排泄物运输服务公司,专门配套运输禽排泄物提供给肥料利用单位;三是率先在石帆街道以政府扶持、种植大户捆绑、第三方运作的秸秆全量收集、储存、运输、配送的社会化服务公司;四是指导建设农业废弃物有机肥料化利用项目。成功创建淡溪镇创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塘欣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每年最大量可处理秸秆、畜禽排泄物、林木废料、园林果树修剪枝等农业废弃物12万吨左右,经粉碎、搅拌、生物发酵后可生产2万吨有机肥。

乐清市打造“低碳农业”,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加强政策配套。乐清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意见》(乐政函〔2015〕73号)、印发《乐清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乐政办发〔2017〕42号)、《关于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高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乐政办发〔2019〕19号)等相关规范性政策文件,保障有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二是完善服务机制。根据省、温州市统一部署,按照提高市(县)一级、强化乡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延伸“户”一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户四级农业服务网络。全市镇街道打破原来分专业的机构人员设置,整合农技人员力量,建立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职能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聘任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员。在村级建立由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共同参与的村级农业服务站。经过多年扶持,全市现有专业从事水稻机械育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农产品购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合作社、企业100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三是创新农作制度。通过加强农作制度创新,蚕(豌)豆—单季稻、马铃薯—单季稻、绿肥—早稻—晚稻、西(甜)瓜—单季稻等新型农作制度被农户广泛采用。山区和半山区重点推广“三园”立体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竹园、茶园、果园等分层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者在园地养鸡、养鹅、养羊,发展立体种养。各畜禽养殖场(小区)周边全面推广“猪(畜禽)—沼气—果蔬—猪”循环模式,使稻草、蔬菜残渣等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再利用,畜禽排泄物成为沼气能源和有机肥原料再利用。各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推广“废弃物资源再生”产业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充分利用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生产加工饲料、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的绿色生态模式。

(四)强化宣传氛围。在农作物丰收特别是水稻等收割时期利用浙江农民信箱平台进行政策宣传,每周在农民信箱上发布宣传信息,既宣传扶持政策,又宣传技术,内容全面、精简易懂。利用农业科技下乡深入农业基地,大力宣传和强调秸杆焚烧对大气污染的危害。全面开展宣传秸杆资源化利用生态理念、宣传畜禽排泄污染危害、宣传农膜随意乱丢对美丽田园的影响、宣传化肥及农药包装物乱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特意设计制作秸杆资源化利用平面示意图分发给种植大户,深入普及农户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知识,提高农民低碳生产理念和生态意识。特别在重大政治活动和安全生产开展秸杆禁烧巡查工作,比如在G20峰会、互联网大会、建党100周年庆典等重要时刻,协同环保、执法、高速公路、铁路等部门开展禁烧综合执法行动,有力地宣传和正面推进了农业废弃污染治理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亟待完善。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不大,废弃物数量不足以支撑某一个种植户或合作社自行建设处理和再生利用工厂。对一定区域内不同季节、不同种植户、不同种植物产生的数量较少的农业废弃物,需优化人工的处理方式集中进行规模化统一再生处理资源化利用。叶类蔬菜、水果种植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菜残果总量很大,处理利用技术不成熟,运输、倾倒成本高,种植户处理成本高,易丢弃在田间地头,腐烂变质形成污染。养殖户只追求利益而未承担污染责任,排泄物在不能处理时乱堆乱放,出现污染现象。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运营困难。一些已经建成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由于长距离收集运输秸秆、粪污等生产原料的成本较高,企业一般只能处理利用周边乡镇的废弃物,辐射半径有限,原料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在项目建设环节享受一次性补贴,生产运营环节相应补贴经费保障不足,企业盈利下降,积极性不高,也存在生态项目建设用地困难问题。

(三)资金投入机制亟待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生产方式推广任务艰巨,污染治理面广、难度大,涉及农村千家万户,资金需求量大。目前财政涉农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撬动作用发挥不够。

(四)工作协调机制亟待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防治力量比较薄弱,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难度大。比如秸秆、园林修剪枝禁烧,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回收、农膜回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等方面,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有待加强重视,技术推广部门要及时为农民牵线搭桥或者进行技术指导。有的时候,废弃物收集、处置工作仅仅是“冰山一角”,或者“形式主义”完成各自的任务指标;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闭环,规避自管自、另搞一套。总之,在如何资源化利用的一些环节上,行政管理与执法相关部门要形成齐抓共管、鼎力合作的新局面。

四、措施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让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浙江美丽大花园的重要内容,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及美丽田园建设的考核指标,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政策措施,统筹整合资源,加大推进力度。要把畜牧业整治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步推进;要把秸秆秸秆资源化利用作为美丽田园推进及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要把园林绿色中产生林木三剩物纳入资源化利用。全面落实农业经营业主在农业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中的主体责任,形成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构建农业生态多级循环的生态循环体系。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创建绿色农场、绿色农庄和绿色农业企业,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创建一批绿色农业示范区,通过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等节点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的区域中循环。统筹布局农业产业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动植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企业等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绿色产业生态循环体系,实现市域大循环。

乐清市打造“低碳农业”,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科学处置和利用农业废弃物,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工作,培育有机肥加工、秸秆收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企业,实施农作物秸杆收集“离田再科学还田”及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替代农膜覆盖生态技术。落实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加强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种养对接就地配套消纳、异地消纳、纳管处理等生态模式。强化属地管理、联防联控责任,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完善废弃化肥包装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及处置政策,制定出台农膜回收及处置政策,有效抑制农业面源污染。

(四)加大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力度速度。据统计乐清市2022年全市每年投入使用的化肥总量2.5万吨,全年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量只有1.25万吨。为科学分析掌握农业生面源污染指数,2019年在清江镇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省控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点(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为监测点的种植园区制定了施肥方案,通过课题研究完成径流样品的分析工作,同步开展土壤的采集工作,分析比较不同施肥管理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从分析报告反应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炭基肥显著降低了农田径流氮磷浓度峰值,施用常规化肥的农田径流不同形态氮磷浓度高于其它施肥方式,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炭基肥显著减少了农田径流总氮、总磷浓度峰值。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炭基肥后的水样监测总氮峰值浓度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6.4%和7.5%,而总磷峰值浓度较常规化肥模式分别降低了17.1%以及15.8%。从数据又证明生物有机肥和炭基肥处理减少了农田总氮、总磷的径流损失负荷,在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炭基肥后农田径流总氮损失负荷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显著减排了8.9%和15.8%,而总磷径流损失负荷分别减排了17.9%和15.9%。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但减少面源污染,又可提升农产品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中心环节。

(五)加强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零死角,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对处理利用设施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只建不用”“生产有污染”的情况的发生,切实发挥好处理效用。要加强环境影响论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以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产品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畜禽排泄物处理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

(六)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水利、环保、科技等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上级有关意见和要求的贯彻落实,特别是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制定完善农业绿色发展长效体系,下大力气解决基层农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农业生态项目建设用房建设难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大调研力度,积极协调有关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对农村尾菜、残果处理难问题,要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处理机制和措施;三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和水平,将水网、电网、路网、互联网连接到田间地头;四是对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热门排行

最新发布

阅读推荐

精彩图片

精彩专题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 010-63367060 邮箱:hjstxzzs@yeah.net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中阳大厦8层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