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杂志社官网
  首页 > 生态 > 自然

读报告晒成绩⑥甘肃张掖:外来候鸟成了“常住居民”

发布时间:2023-03-09 16:38:15   来源:中国环境APP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读报告晒成绩⑥甘肃张掖:外来候鸟成了“常住居民”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将水污染防治作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点,齐抓共管,攻坚克难,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顽疾,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水组合拳,全市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环境保障。

2022年,全市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7个为Ⅰ类、1个为Ⅱ类水质,Ⅰ类水体的断面比例达到87.5%。与2016年相比,出境断面正义峡氨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下降82.5%、60.4%。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状况排名连续4年稳居全国前列,其中2020年名列全国第三、2022年名列全国第二,全市18个地表水功能区全部达到水质目标要求。

读报告晒成绩⑥甘肃张掖:外来候鸟成了“常住居民”

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张掖市坚定治污决心,累计投入7.3亿元彻底整治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污分流、清水补源、生态修复等5项措施,全面完成甘州区饮马河河道、东环路芦苇池、黄水沟、东泉干渠4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山丹河长期呈劣Ⅴ类水质问题,是张掖市多年来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痛点。自2017年以来,张掖市制定实施《张掖市山丹河生态治理规划》《山丹河(甘州段)污染水体达标治理方案》,对山丹河25公里干流河段及6条支流(支渠)采取清理疏浚、清污分流等整治措施,全力整治山丹河污染。2022年,其历史突破性达到地表水Ⅲ类目标,全市境内多年地表水劣Ⅴ类水体彻底消除。

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城乡生活污水系统治理,是治水的有力抓手。张掖市着力加强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六县区均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23万吨/日,出水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基本做到了全收集、全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全市12个全国重点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97个行政村落实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措施,集中处理率达到47.5%,走在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的前列。全市6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均建成运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656个规模化养殖场区全部配套建成粪污处理设施、粪污处理率达到100%。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先行

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推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张掖市持续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编制《张掖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着力构建“一区两片、辐射周边、统一监管、统筹调度”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格局,将城市再生水应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林地灌溉、景观环境、河湖补水等领域,2022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3.85%。

同时,张掖市积极申报2022年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积极开展黑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肃南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酒泉市金塔县之间分别签订了《黑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了上下游权利义务、补偿基准、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内容。2020—2022年,甘肃省级财政共下达4个试点县区生态补偿奖励资金4100万元,进一步促进黑河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饮用水安全事关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为此,张掖市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启动“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全面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城市备用水源建设,目前全市六县区中已有4个县区具备了双水源。

张掖市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估,定期公布水质信息,对入河排污口、河流交汇处等重点部位实行在线视频监控,对黑河干支流和湖泊湿地进行定期监测,有效保障河湖水体质量稳定达标。2022年,全市8个在用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张掖市劣Ⅴ类水体黑臭水体彻底消除,水体清澈、河岸整洁,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打造湖映楼宇、芦花摇曳、鱼鸟翔集的城市景观带,成为周边百姓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石鸡、赤麻鸭、斑头雁等一批外来候鸟变成了“常驻居民”,一幅乐得亲水的和谐画面徐徐展开。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热门排行

最新发布

阅读推荐

精彩图片

  • 小山村何以惊艳大世界?看余村生态蝶变

精彩专题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 010-63367060 邮箱:hjstxzzs@yeah.net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中阳大厦8层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