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杂志社官网
  首页 > 城市 > 深度报道

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28 15:52:50   来源:环境经济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祖国各地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向而行。

在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院士说:“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开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回顾新时代十年奋斗历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蓝天白云下的北京天坛祈年殿。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长江干流全线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体,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Ⅲ类水体。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约1/3行政村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建成首批国家公园,建成首个国家植物园、种子库,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18%,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新时代十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绿色答卷。

在北京,2021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万元GDP能耗、水耗、碳排放量持续在各省份中保持最优水平。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4.6%,绿色生态空间扩大。密云水库蓄水量最高达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7年回升,累计回升9.68米。

“北京认真践行‘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一级巡视员李晓华介绍说,十年来,北京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组建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7个专项工作小组分领域推进工作,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压紧压实责任。

在安徽,2021年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3,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较2012年上升11个百分点,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森林覆盖率超过30%。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长江安徽段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深入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巢湖正在成为“合肥最亮丽的名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十年禁渔”,江豚逐嬉皖江,东方白鹳展翅巢湖,扬子鳄扩繁到1.4万余条。

安徽省副省长何树山说,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推动,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12个专业委员会,省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在江苏泰州,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2018~2021年涉及泰州的国家和省级层面129个交办问题全部按时按质完成整改;坚持保护修复、留白增绿,将1/3的长江岸线确定为“不开发区”,建设“一带、二岛、三节点”沿江生态走廊,9个项目被列为全省长江大保护特色亮点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率先在全省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对流域地表水等水体水质和工业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实施考核,2022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无废城市”双试点城市。

泰州市副市长刘志明说:“泰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泰州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泰州水城水乡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

在湖北,十堰位于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誉为“华中绿肺”“北方水井”。

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澍表示,近年来,十堰坚持“治污管污”并重、“保护修复”齐抓,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流域要素系统治理,在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上做出了大量的有益实践,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库区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维护了国家调水安全,促进了人水和谐共生,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了“十堰担当”。

目前,十堰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先后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走在赣鄱大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如今,越来越多的候鸟来鄱阳湖越冬,越来越多的江豚在赣鄱流域嬉憩。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石晶表示,江西将继续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美丽江西”建设中来,以“美丽江西”建设“1+1+N”的总体思路,以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为抓手,锚定“十四五”及2035年“美丽江西”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层层责任,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光耀赣鄱大地。

在广东,练江是潮汕人民的“母亲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练江水质逐渐恶化黑臭,成为广东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近年来,汕头建设施、抓整治、立机制、促转型,以超常规举措全力攻坚练江水污染整治,推动练江实现从普遍性黑臭到国考断面消除劣Ⅴ类、再提升至Ⅳ类的重大变化。

“这几年各级各部门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扛起练江治理的政治责任。”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曾风保介绍说,通过构建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攻坚机制,汕头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市党政领导包干支流和驻点办公制度,常态化研究部署练江治理工作,严格考核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曾风保说,汕头坚持系统治理,对15种高耗水、重污染行业实施环保限批,引进“大兵团”补齐设施短板,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开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观光休闲旅游等壮大美丽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一个个生态故事生动地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翻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绩单,一串串数据令人眼前一亮。

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了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过去十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

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2012年下降12.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到25.5%,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并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山东面临产业结构总体偏重、新兴产业总量偏小等突出问题。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

山东省副省长范波说,山东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了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2%,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3.8%,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4个万亿大台阶,实现了增项目增生产但不增排放不增污染。

“山东省将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着力打造产业绿色发展、能源清洁高效、环境有效治理、生态持续改善、体制富有活力的示范区,不断开创‘强、富、高、优、美’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山东力量。”范波说。

上海金山是全国重要石化产业基地的所在地,产业结构以石化化工为主,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一度面临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解决历史禀赋不足、发展压力大、群众需求高等叠加性矛盾,成为上海市金山区委区政府的一道必答题。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顺应人民不断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金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上海市金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邱运理说。

研讨会上,邱运理介绍了金山在建设绿色低碳清洁美丽的“上海湾区”过程中的经验:一是牵住“领导责任”牛鼻子,构建了大环保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联防共治”新动能,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河道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居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领域,持续开展了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创新开展了区级生态环保督察,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四是落实“环境容量”硬约束,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修订产业布局指南和指导目录,完善工业项目环保准入清单,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四大产业集群,推动化工产业往高端、精细化和新材料走。五是聚焦“营商环境”新优势,探索实践“环保五步工作法”,突出慎罚、重改,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走进浙江,海宁深入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全面形成绿色健康文明社会新时尚。

海宁市副市长任博介绍说,海宁研究发布“生态指数”,涵盖4大方面13项核心指标;首发镇(街道)“两山”转化指数,动态跟踪评估各镇(街道)“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水平;首创村(社区)低碳指数,精准评价村(社区)的低碳建设成效和建设水平;实施绿色行动,提前迈入“人人光伏”时代;高质量开展“无废城市”“美丽海宁”等生态创建,厚植生态底色;提出“柴砖银行”,激发基层社会治理自治“内生力”;创新垃圾分类“两型一网”,获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第一名。

“海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十年来持续提升。”任博介绍说,海宁坚定担当起“生态立市”的时代使命,建立起以“全民行”带动“生态美”促进“共同富”的良好格局。

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各地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向而行,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介绍说,丰台探索出了一条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为目标,以天清地清、山清水清、人清政清“六清”理念为导向,以森林绕城、绿道连城、碧水穿城、湿地润城、公园遍城、农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汇城、景观靓城“绿城九法”为路径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

如今的丰台,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断流25年的永定河丰台段全线通水,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集中连片开放面积达1493亩,震旦鸦雀、凤头蜂鹰、红隼、金线侧褶蛙、野大豆等百余种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陆续重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不断丰富。

王少峰表示,丰台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北京市委“妙笔生花看丰台”指示要求,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绘制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意盎然的美丽丰台新画卷。

离开首都北京,来到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正在谱写绿色发展美好新篇章。

近年来,察雅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坚持植绿与管护统筹发力,以“村旁、路旁、水旁、屋旁”为重点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筑牢美丽察雅安全屏障。实施万亩经济林项目,辐射带动困难群众200余户实现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通过藏东现代林业产业园建设,实行科学化、集约化管理和经营,培育干果、果饮、饲料等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致富。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七边四美四化”“三整治、三提升”为抓手持续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推动生活垃圾高温无害化处理、磁脉冲矿化生活垃圾处理等新模式,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察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徐坤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西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绿色发展优先,聚焦自治区党委‘四个创建’,以国家级‘两山’基地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生态文明化’强县举措,从讲政治的高度、管长远的站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贵州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本领。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陈程介绍说,贵州坚持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并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全力推进“四化”同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不断出新绩。

“近年来,贵州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战略定位,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并进。”陈程表示,“十四五”期间,贵州将继续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热门排行

最新发布

阅读推荐

精彩图片

精彩专题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 010-63367060 邮箱:hjstxzzs@yeah.net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中阳大厦8层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