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2月31日,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获悉,通州区每年为上万只水鸟提供适宜的越冬栖息地,是北京市鸟类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据统计,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通州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289种,包括北京市新记录1种黑海番鸭、通州新记录1种长尾鸭。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定居与经停可以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只有食物丰富、水源充沛、生态环境好的湿地区域才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通州区是全国排名前十的观鸟热点区域,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了全区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调查共记录鸟类289种。
2023年11月27日,项目组调查人员在大运河甘棠闸下游记录到一只长尾鸭,刷新了通州区鸟种纪录;2024年11月18日,调查人员在大运河又发现了黑海番鸭,刷新了北京市鸟种纪录。“这是大运河水质好、鱼虾等生物丰富的生动写照。”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晓飞表示,长尾鸭是全市罕见的物种,主要繁殖栖息于北极冻原上的水塘和小型湖泊;黑海番鸭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在我国境内仅在重庆、江苏、上海、福建等地偶有记录。
近年来,通州区坚持生态保育,加强栖息地保护、中小河道治理、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等措施,为鸟类多样性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空间。断流多年的潮白河干流时隔22年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截至2023年,通州区森林覆盖率已达34.19%。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已经连续多年来通州越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草原雕时隔96年再次回归。
(北京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