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李楠)农业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渊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各级农业园区具备分布广泛、体系完整、类型丰富等特点,可以从统筹抓好用好各级各类农业园区为切入点,示范引领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农业产业。
“统筹抓好和用好各级各类农业园区这一重要平台,对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农业产业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陈学渊介绍,经过近二十年发展,我国各类各级农业园区呈现多功能性特征突出,具有以科技要素投入、资源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引领推广等作用与特点,成为促进区域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向标,也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导航器。
陈学渊说,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等部委围绕农业产业、农业技术、农业资源等从“点—线—面”积极谋划布局国家级涉农园区。如,农业农村部围绕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谋划以点状分布为特点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以面状分布为特点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以线状分布为特点的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科学技术部围绕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谋划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此外,一些特定专项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比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16个)、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130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08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等。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下,各省、市、县先后构建各级各类农业园区,比如山东省目前累计建设各类省级农业产业园区200多个、陕西省建设220多个等。
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园区分布主要在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胡焕庸线以东,覆盖了80%以上的粮食主产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区,基本形成自上而下涵盖各类农业主导产业和体系分布完整的总体布局。
陈学渊认为,按照“主导产业突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效益明显、人才培育显著、辐射带动有力”为目标的建设指导思想,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集聚区、先进农业技术的示范引领区、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试区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试验示范区,实现有效整合、聚集、优化和配置各类要素资源,释放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结果导向的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有效提升区域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二十年间,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围绕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创业服务与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综合创新示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陈学渊呼吁,新阶段,各级各类农业园区要紧扣以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农业产业,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目标,面向“农业强国”的历史交汇期,继续围绕着力驱动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