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之际,成都市武侯区华兴街道联合三河社区、太平寺西区小学,共同打造"无废童行,绿创未来"校园环保嘉年华。活动通过知识科普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模式,为成都市"无废城市"建设注入青少年力量,探索近零碳社区治理创新路径。
▲"理论+实践"双引擎驱动环保教育
1. 环保知识讲堂:从认知到行动
本次活动特邀成都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专家以《校园无废行动指南》为主题,通过动态数据模型展示成都市日均垃圾处理量,结合实物拆解演示垃圾分类全流程。针对学生群体特点,重点解析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并现场指导制作环保酵素。"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孩子们的手就是改变未来的钥匙。"。现场百余名学生通过互动问答深化环保认知,承诺加入"校园无废志愿队"。
2. 生态创意市集:让低碳理念"可触摸"
市集设置四大主题板块,形成完整环保教育闭环:
"碳迹解码"科普区:通过气候模拟桌游,直观展现个人行为与碳排放的关联;
"再造工坊"实践区: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将咖啡渣、塑料瓶转化为手工皂、花器等实用品,完成各类厨余垃圾的循环再造;
"绿动乐园"游戏区:垃圾分类飞行棋、碳足迹大转盘等游戏,实现环保知识趣味转化;
"未来契约"宣言墙:收集300余份学生手绘环保承诺卡,将作为社区低碳宣传素材。
▲构建"家校社"协同治理新范式
作为"无废细胞"建设的创新探索,本次活动凸显三大亮点:
教育场景再造:将抽象环保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校园课程体系,形成可复制的"无废校园"模板;
资源循环示范:通过升级再造互动,带动家庭参与闲置物品循环利用,探索社区垃圾减量化的新路径
治理效能提升:以"近零碳社区治理创新孵化中心"为平台,培育青少年志愿队伍作为社区低碳共创者,推动治理力量年轻化。
三河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河社区在华兴街道的支持下,将持续推动‘无废细胞’建设覆盖辖区的学校及居民,联动企业开发校园低碳交互体系,为成都建设‘无废城市’贡献三河力量。"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